![](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法治长治讯(记者 张都锁 杨瑾)平顺县阳高乡地处浊漳河流域,太行水乡风景区中段,被誉为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这里气候温和,有小江南之称。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脱离贫困。尤其奥治村还是“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到夏季全国各地自驾游爱好者慕名而来,游览完古村后却是吃不上饭,歇不了脚。石泉沟村连有线电视都看不上……
“看到这一幕幕,对刚刚任职的我触动很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此局面”。奥治村第一书记闫磊对记者说。
可对一个从城市来的第一书记来说,从何干起?如何干?介于面临的种种困难,他们多次深入帮扶贫困村进行脱贫攻坚调研指导,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收入情况,医疗保障、小孩入学、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住房安全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给贫困户讲解了国家好的帮扶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争取早日脱贫奔小康。
同时,长治市委政法委针对当前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并从市扶贫办为南庄村、奥治村各争取到10万元项目资金;从平顺县政府为南庄村、奥治村、迴源头村、石泉沟村四个村各争取到20万元项目资金,共计100万元。
有了头绪,有了思路,有了资金,奥治村第一书记闫磊先后到通天峡、岳家寨考察调研,调研考察回来初选了7户贫困户并多次做思想工作,讲解农家旅社的发展前景。并向帮扶单位递交计划争取到资金5万元,按每户补贴5000元,帮助他们发展起了农家旅社,并于2017年夏季产生效益。更多的百姓看在了眼里,也跃跃欲试,2018年又向帮扶单位争取到资金5万元,带动10户贫困户发展农家旅社。
2016年底,闫磊看到村民的玉米卖不上好价格,只好贱卖赚本钱的情景,急在心上。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付出小于收获的现状,从而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他想了各种办法。在一次市扶贫办举办的培训会上,他有幸了解到了郊区绿科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的信息,并实地考察了水果玉米项目。2017年6月,他亲自种植2亩试验田,一亩水浇地,一亩旱地,借此来对比收成。到了收获季节,水果玉米以一穗8毛钱的价格卖出,共获利4000余元,相比传统玉米翻了一番。他计划明年与郊区绿科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合同,在全村全面推广种植水果玉米,以“龙头企业+村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水果玉米,带动全村的经济收入。
为有效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市委政法委委机关每位党员自费为包联贫困户家庭中的一人购买一份大病医疗保险。帮扶党员尽自己所能为贫困户销售花椒等农副产品。同时,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1月24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忠强、政治部主任弓永玲带领机关干部把“暖暖的年货”送到了四个村862户农户的家里。王忠强一行人亲自把米、面、油送到因病致贫,并且无儿无女的任文中家里。在奥治村,又去看望了因妻子患宫颈癌致贫的赵俊贤夫妇……真正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一张年画饱含着市委政法委机关干部对乡亲们的牵挂和亲情。
“脱真贫,真脱贫”。市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魏东告诉记者“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激发群众自主自强脱贫”。扶贫工作队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穿于整个帮扶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政策的温暖、政策的益处,认真仔细入户调查,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同时从中发现问题,找到突破口,制定切实措施,加快脱贫步伐。
市委政法委根据各帮扶村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了帮扶工作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南庄村原第一书记高渊先后被评为“长治市驻村帮扶工作模范第一书记”、“平顺县优秀第一书记”,奥治村第一书记闫磊被评为“平顺县十佳青年脱贫带头人”。在市委政法委的协调下,南庄村村委与山西大象集团合作建设扶贫产业项目现代化养猪场(村集体产业),存栏1600头猪,年出栏预计达到4000多头,猪场建设总投资210万元,目前猪场建设正在进行中。奥治村发展7家贫困户农家旅社,每户帮扶5000元;改建公厕2处。迴源头村整治村容村貌,修建村护堤岸。石泉沟村接通了有线电视。
新时代下,浊漳河边的小山村天天在发生着新变化……